8月23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出席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 倪虹: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很高興在這里與大家見面,介紹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我代表住房城鄉建設部,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新時代的硬道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住房城鄉建設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真抓實干,開拓進取,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我重點向大家介紹三個方面情況:
第一,在住房和房地產方面,我們持續優化房地產政策,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努力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超過40平方米;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400多萬套,1.5億多群眾喜圓安居夢,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第二,在城市工作方面,我們扎實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改造城鎮老舊小區,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6.4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超過9.3億人生活在城鎮。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超過25萬個,惠及4400多萬戶、約1.1億人。
第三,在建筑業發展方面,我們深化建筑業改革,推進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努力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貢獻。2023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31.6萬億元,增加值達到8.6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吸納就業超過5000萬人。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民生性強是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最突出的一個特點。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人民至上,聚焦制約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以夯實基礎、深化改革為主線,以完善機制、體制、法治為重點,以讓人民群眾住上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為基點,統籌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各項改革,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進一步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系統開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以務實行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
下一步,我們主要有這些改革工作需要抓,也和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在理念上,深刻領會“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二是在體系上,以政府為主滿足剛性住房需求,以市場為主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在制度上,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交易和使用制度,為房地產轉型發展夯實制度基礎。四是在要素配置上,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
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市場仍處在調整期,隨著各項政策的實施,市場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從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看,從人民群眾對好房子的新期待看,房地產市場還是有很大潛力和空間。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因城施策,狠抓落實,就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第二,建立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新機制。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適應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階段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改革,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堅持“先體檢、后更新”,體檢發現的問題就是更新要解決的重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第三,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堅持標準引領、科技賦能,以改革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工程監理、工程造價、竣工驗收等一攬子基礎性制度為重點,著力打造現代化建筑產業體系,構建誠信守法、公平競爭、追求品質的市場環境,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全社會提供高品質建筑產品。